close

世界那麼大我們愛旅行
台中機場軍品特產無毒刻字軍牌狗牌;豪邁迪爵日本化油器$1300;豪邁迪爵解決大燈很暗$350;風力發電馬達超低價$$$;https://sites.google.com/site/kezijunpai/home
西藏布達拉宮建於何時?
西藏布達拉宮建於何時?,西藏布達拉宮建於何時?——布達拉宮建於西元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唐朝初年,至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了布達拉宮
——西藏古建築的精華

作者:文·圖/余茂智撰寫時間:2005-02-0911:09:01來源:中國西藏
[列印本稿][關閉視窗]





薩松朗傑殿,殿內供奉著一塊由四種文字書寫的「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牌位。它是紅宮中最重要的佛殿之一,曾有許多重大的活動在這裡舉行。

文物珍寶數不勝數

在布達拉宮34個大型佛殿中,充斥著不計其數的神佛塑像、宗教器物、藝術品、歷代文物珍藏和大量珍寶。

布達拉宮共有靈塔8座,其中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是第一座,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座。據記載僅鑲包這一靈塔所用的黃金就達119082兩之多,經過處理的達賴喇嘛法體就保存在塔體內。而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嵌以無數的珍珠、寶石、珊瑚、綠松石等串成的花飾、人物、動物等圖案,形象栩栩如生。殿內更有一個用20萬顆珍珠串成的珍珠曼陀羅。西大殿是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它是紅宮內最大的宮殿,殿內除乾隆皇帝御賜「湧蓮初地」匾額外,大殿四周壁畫更是一部反映宗教、歷史文化的珍貴畫卷。紅宮內的最高宮殿名叫薩松朗傑,其中供奉有清乾隆皇帝的畫像和康熙皇帝的長生祿位,上面用漢、藏、滿、蒙4種文字書寫著「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大約自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起,以往的達賴喇嘛每年藏曆正月初一淩晨都要來此朝拜,以此表明他們對皇帝的臣屬關係。當然這也充分地說明了藏漢交往的歷史以及西藏是祖國神聖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史實。

藏傳佛教的聖地

那年10月5日這天,歷經19個月時間的風餐露宿,來自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的澤仁一行4人,終於沿著川藏公路,一路磕著長頭來到布達拉宮。仰望著眼前不知道在夢中念叨了多少遍的布達拉宮,澤仁他們不禁淚流滿面,滿臉虔誠地面對布達拉宮長跪而拜。

澤仁那年48歲,與他同行的紮西18歲,巴德26歲,多傑15歲。澤仁告訴說,他們都同在一個村莊,「去年4月初,在播撒完青稞種子後我們就出發了」,「沒有想到路這麼遠,所帶酥油和糌粑不久就吃完了。好在一路上都有人資助,其中包括不少的漢族同胞,這使我們終於來到了布達拉宮,真是佛祖的保佑啊。」雖然朝聖之路路途遙遠艱辛,途中還要翻越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折多山、米拉山等諸多雪山,並不時遇到高原無常的冰雹、風雪的襲擊,但澤仁說,到拉薩朝聖,是每一個藏族人一生的夢想,實現這個夢想,也就積了一生的功德,所以「也就並不覺得苦了」。

其實,作為藏傳佛教的聖地,到布達拉宮朝聖的人總是絡繹不絕。他們或來自千里之外的四川、青海、甘肅、雲南藏區,或者就是拉薩本地人,從早晨到晚上,你都可以看到成群結隊、手持瑪呢輪、默念六字真言的藏族信徒圍著布達拉宮轉經。當他們走過布達拉宮正前方時,莫不向布達拉宮頂禮膜拜。而從他們虔誠的一叩一拜中,你會對宗教的神聖油然而生敬意。

最接近藍天白雲的宮堡

據瞭解,每年布達拉宮接待旅遊者和香客都在50多萬人次以上,日均1500人左右。而遊客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外國人。53歲的美國人傑克是個旅遊探險家,當他遊覽到布宮的東庭院德陽夏時,不禁感歎萬分——「真是個奇跡,不僅是建築上的奇跡,而且連傳統的文化氛圍也保持得如此完美,真是太精彩了」。在記者採訪他時,他反問,「這座世界上最接近藍天白雲的宮堡,難道不是每一個人都夢寐一遊的地方嗎?」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1994年12月,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如今在布達拉宮西大門和正門門前,各立有一塊石碑,碑上分別用藏文、漢文、英文書寫有這麼一句話:「列入此名錄(指世界遺產名錄)即確認某一文化或世界遺產地具有特殊的和舉世公認的價值……」



觀音殿,藏語稱帕巴拉康,是布達拉宮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其門楣上的匾額,是清朝同治皇帝的御筆。
沒有圖紙的偉大建築

「土木石結構的布達拉宮其實並沒有建築的藍圖」,當尼瑪次仁這樣介紹時,記者不禁大吃一驚。原來布達拉宮在其漫長的建築過程中,都是分部合築、層層套接而逐步形成今日的規模。雖然沒有圖紙,但依山壘砌、群樓重迭的布達拉宮卻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建築學家這樣稱譽布達拉宮——「不像是人為的產物,更像是山上生長出來的建築」。

「統一花崗石的牆身;木製屋頂及窗簷的外挑起翹設計;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加之整個建築外觀塗以紅、白、黃、黑四種色彩,對比鮮明,不僅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風采,而且包含著宗教意義,四種顏色分別象徵著莊嚴、和平、權勢和威嚴」。同時,尼瑪次仁介紹說,布達拉宮在建造時還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壟和通風口;殿內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以便於採光和調節空氣;「即便在今天看來,布達拉宮的建造設計也是十分科學的,不僅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不斷發現的秘密

「也正是因為沒有圖紙,布達拉宮也就愈加顯得神秘莫測,愈加散發出引人探究的魅力」,據尼瑪次仁介紹,布達拉宮不時都有新的秘密被發現。在布宮一期維修工程中,曾發現一條從白宮最北邊的小門直達紅宮的100多米長的暗道,它建於何時,為何而建,無法考證。同時,從一期維修工程起,就不斷有地壟發現,截止目前,已經發現8米到17米深、近0.9平方米到4平方米大小的地壟多達66處。除此之外,就在維修工程中,文物工作者通過仔細地清理那些從地壟中清運出來的垃圾,也發現不少的佛像碎片、經書殘片等。「探究布達拉宮的秘密永無盡頭,但它會時不時地『跳出來』,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的」,尼瑪次仁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rajurit 的頭像
    prajurit

    無毒刻字軍牌狗牌寵物銘牌清泉崗特產

    prajur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